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神堂沟龙泉寺

        首页>信息中心>政策导读

民法典 | 带你一图读懂《民法典》

(2020/08/17)点击: 632 次 关闭


2020年5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民法典要实施好,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、走进群众心里。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,阐释民法典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,也是必须遵循的规范,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,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,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,是全民普法的重点任务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被称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,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,是人民民事权利的保护法典,共7编、1260条,各编依次为总则、物权、合同、人格权、婚姻家庭、继承、侵权责任,以及附则,确立了平等原则、自愿原则、公平原则、诚信原则、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,于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,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,在民法典施行后,现行的婚姻法、继承法、民法通则、收养法、担保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侵权责任法、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。
一图读懂《民法典》  请点击放大了解

来源: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、中国法制出版社

 

 
 
 

2020年5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民法典要实施好,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、走进群众心里。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,阐释民法典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,也是必须遵循的规范,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,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,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,是全民普法的重点任务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被称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,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,是人民民事权利的保护法典,共7编、1260条,各编依次为总则、物权、合同、人格权、婚姻家庭、继承、侵权责任,以及附则,确立了平等原则、自愿原则、公平原则、诚信原则、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,于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,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,在民法典施行后,现行的婚姻法、继承法、民法通则、收养法、担保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侵权责任法、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。
一图读懂《民法典》  请点击放大了解

来源: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、中国法制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