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市佛教协会关于崇俭戒奢的倡议书
一、倡导传统美德,反对不良风气。“俭,德之共也 ; 侈,恶之大也。”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,是全市佛教界提倡和尊奉的道德准则。佛教传承的教理教义均倡导崇俭戒奢,佛经说 " 节俭用财物,彼得出欲慧。” 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深入挖掘、阐释、弘扬清静淡泊、尚俭寡欲等优良传统,自觉遵守和践行佛教关于勤俭节约的经典教义和教规制度。要将崇俭戒奢融入信仰实践、融入讲经讲法、融入佛教教育,营造勤俭节约、知足适度的良好氛围 ; 坚决反对贪大求奢、借教敛财、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。
二、倡导环保实用,反对贪大求奢。修建佛教建筑要遵守法律法规,杜绝违法违规行为。遵循实用、安全、适度、便利原则,坚持安全第一、质量为本,符合佛教教义教规、满足开展正常佛教活动和佛教教职人员生活需要。传承传统佛教建筑精华,注重体现佛教建筑的中国特色、信仰内涵和文化形态。倡导绿色环保理念,积极采用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绿色低碳的新型建筑工艺和材料,创建绿色环保佛教活动场所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;反对采用稀有昂贵的建筑材料,反对片面追求体量和面积,反对超出实用要求、超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豪华装修。
三、倡导修身养德,反对奢靡之风。佛教教职人员要遵守教规制度,坚定信仰追求,遵循公序良俗,将精力用于研究教义、阐释经典、修行实践、引导信众、服务社会,自觉提升佛教修为、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。正确处理信仰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关系,坚持以追求精神境界为乐,坚持朴素知足的生活方式,坚持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,反对教风不正、追名逐利、贪图享乐,自觉抵制奢靡之风不良影响,引导信教群众践行勤俭节约美德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将崇俭戒奢要求纳入佛教教职人员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,加强教规制度的执行监督,强化端正教风的制度保障。佛教界代表人士要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发挥示范、引领、带动作用。
四、倡导简约适度,反对铺张浪费。举办佛教活动要依法依规,确保安全有序,彰显佛教活动的信仰内涵,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,以符合法律法规、符合教义教规、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方式参加佛教活动、表达佛教情感、实践佛教信仰。佛教活动要严肃庄重、简约适度,保持神圣性、严肃性、纯粹性;反对盲目攀比、追求排场、奢靡豪华、扰民浪费,杜绝世俗化、庸俗化。
全市佛教界要以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,以反躬自省的态度、自我革命的勇气、刮骨疗毒的决心、精准有力的举措,坚决遏制和扭转佛教领域贪大求奢、借教敛财、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,切实解决影响佛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,努力塑造良好教风,有效维护全市佛教领域和谐稳定,推动新时代我国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,不断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的水平,以良好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